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“燕赵山海·公益检察”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。自2024年3月活动开展以来,东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推进,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,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集中开展法律监督活动,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,坚决捍卫食品药品安全底线。
食药安全无小事,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。东光县院围绕食品安全生产、餐饮质量安全、药品安全、电商平台安全等八大方面,坚持全院上下“一盘棋”思想,把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来抓,制定实施方案,确定专人负责,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、关注度高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,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诉请犯罪嫌疑人承担惩罚性赔偿金,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、医疗安心。
以小专项推动专项监督有大作为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,结合县域实际,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“小专项”。聚焦过期食品、三无产品、保健饮品等食品销售中的食品安全问题,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、用的安心;聚焦散装食品、预包装食品标签未标示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配料表等问题,保护食品购买者的知情权;聚焦食品加工小作坊安全问题,从源头治理食品加工卫生安全;聚焦口腔诊所和网络经营平台食药入驻商户的规范经营问题,督促商户和医疗机构合规运营等。
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作用拓展线索渠道。传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从线索挖掘、调查取证到法律法规、权力清单、典型案例的查询,费时费力效率低,办案效率难提速。我院借助河北省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,多渠道抓取线索、分析研判,利用科技信息技术延伸检察职能,通过信息化方式发现行政机关执法盲点,推动行业治理。面对数据量大、分析研判难的问题,创建和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数据比对、发现问题,助力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。
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切实提升群众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。围绕专项监督活动,借助消费者权益保护日、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,通过传统媒体、“两微一端”平台、悬挂条幅、张贴海报、发放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,普及食药安全知识,突出宣传检察机关职能以及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典型案例和成果,累计发放材料1700余份,收集线索10余条,持续扩大普法宣传的受众面,提升社会知晓度。
为期一年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已结束,但守护食药安全行动永无止境,2025年2月,最高人民检察院吹响了“食药安全益路行”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的冲锋号,我院将在上级院的领导下,构建一体化履职格局,与行政机关加强协作,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问题,为我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。